2022-02-14
恢复出厂设置不等于数据清零:不能给个人信息泄露留“后门” 焦点速递
(资料图)
文 / 朱昌俊
3 月 15 日,据 "3 · 15" 晚会曝光,晚会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手机删除、格式化等动能展开测试,得出的结论表明: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 " 格式化 SD 卡和手机存储 " 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数据删除。技术人员提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操作要将所有存储项目都进行勾选,手机里的个人信息才会被安全删除;对电脑硬盘和 U 盘中数据进行格式化时要去掉快速格式化勾选,这样的完全格式化才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删除。
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电脑硬盘格式化,居然并不等于数据永久删除,这样的消息可能会让很多人大为震惊。毕竟,在手机等电子产品迭代升级不断加速的今天,很多人更换手机、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也往往会将旧设备转卖或直接拿给专卖店作回收抵扣处理。这个时候,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最常见的做法也就是对手机和电脑恢复出厂设置或格式化处理。然而现实表明,这一几乎被默认的安全操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安全。315 晚会的曝光,相信给很多人敲响了安全意识的警钟。
从测试情况看,之所以格式化和恢复出厂设置并不等于电子设备数据真正清零,主要是因为两种情形。一是,一些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时预留了所有储存项目都进行删除的勾选项,如果消费者没有特意勾选,即意味着将为信息的再次恢复留下可能性;二是,电脑硬盘等的格式化操作默认的是快速格式化,如果消费者不刻意选择去掉,则同样意味着数据有可能被继续保留。现在,这两个被很多人忽视的 " 潜规则 " 终于晒到了阳光下,应该会引起更多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在相关操作时更谨慎。但是,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不应该只有消费者的提防。比如,手机厂商在恢复出厂设置上的操作设计,是不是应该默认永久删除数据,而不是需要额外让消费者来勾选?电脑等的格式化操作,是不是同样应该默认是对数据的彻底删除,而不是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快速格式化作为默认选项?毕竟,正常情况下,恢复出厂设置和格式化的主要初衷就应该是对数据的清零。如果只是为了避免 " 误操作 " 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就优先默认预留可恢复的可能性,这明显不符合正常的消费者认知和实际需求。在这个问题上,手机厂商恐怕需要重新审视相关操作的设计逻辑。更进一步说,在手机和电脑的操作说明与风险提示中,也应该针对性强化告知和提醒力度,尽力避免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此外,即便是在延续现有操作设计的情况下,电子厂商在回收设备时,也应该做好永久删除的把关。比如,工作人员应主动提示,确保消费者选择 " 正确 " 的操作来完成对个人数据的永久删除;回收环节,也应主动对个人信息进行二次 " 除痕 ",避免为个人隐私泄露留下隐患。事实上,公开报道显示,消费者 " 新买的手机里存有别人照片 " 之类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是否与恢复出厂设置时所留下的个人信息泄露 " 后门 " 有关,难免不让人联想。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很多人应该都知道 " 被遗忘权 " 的说法,它是指数据主体有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于其个人数据的权利,控制者也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及时删除个人数据。套用这个概念来讲,在手机、电脑等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操作设计方面,手机厂商也有必要给予消费者 " 被遗忘权 " 更多的尊重和保障,让消费者可以更放心地把不再需要的个人数据作最安全的处理,不给个人信息泄露留下任何 " 后门 "。无论如何,个人信息和数据如果存在永远也 " 删不掉 " 的风险,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场景,它应该被尽力杜绝。(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 :wbsp@ycwb.com)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王隽杰
校对 | 潘丽玲
标签:
-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