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4
世界微资讯!在中国,这就叫规矩!
来源:空性的智慧 时间:2023-04-30 16:03:08
(资料图)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祖辈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民国国学大师李炳南老先生把这些传统规矩编撰成《常礼举要》一书,今天就从居家、处世、聚餐、出门、会客、庆吊这六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1
居家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1.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来。 2.长辈站着,晚辈不能坐着,长辈来了晚辈一定要起立。 3.不要在别人的大门正中站立,过门的时候不要踩踏门槛。 4.大家同桌吃饭,不另外带着食物吃独食。2
处事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1.不要揭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自己的长处。 2.交情浅的朋友,话不要说的太深,绝交了也不能恶语相向。 3.凡事都要理智应对,切勿感情用事。 4.凡是要请教他人的事情,都要登门拜访。3
聚餐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1.入座后不要伸出胳膊,伸出腿。 2.主人如果先举杯敬客人,客人要说谢谢的话。 3.用筷子取菜或汤勺取汤,不能比他人多取,适量就好。 4.离开饭席,主人谦逊地说“慢待了”,客人要说“谢谢”。4
出门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 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1.衣服帽子不求华丽漂亮,但一定要干净整洁。 2.在车多人多的地方,不和别人打招呼。 3.途中有人问路,要详细的为他指明方向。 4.坐车时见到长辈要下车,见到小孩子也要点头示意。5
会客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1.客人快到门前了,主人要先到为客人开门。 2.招待茶果时先给长辈后给晚辈,先给不熟悉的客人,再给熟悉的客人。 3.主人要坐下座,给客人举杯,招呼客人喝茶。 4.远方的客人要走了,主人要送到车站,看着客人的车走远了,自己再返回。6
庆吊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1.家中有丧事不参加吉事,只送礼就行了。 2.穿着丧服不进人家家中,只看人家的吉礼。 3.在众人面前庆贺婚礼时,不说玩笑话。 4.佩戴葬礼的徽章时,礼毕即摘下,不戴着去往别处。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下,传承到了今天。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敲碗敲盘子,因为敲碗取“乞讨”之意,说法上不吉利。比如面见长辈时要先“叫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诸如此类太多太多,这些约定俗成的小事成为了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这就是中国规矩!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决不能没规矩。这么多年传承下来的东西,有很多其实都已被摒弃,但我们子孙要做的,就是从历史的经验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以此来成就更伟大的民族!标签:
甘肃:联合创新铺就绿色公路-全球速读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