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用环境“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站

从昔日的“臭水塘”“水窝子”到如今的国际重要湿地,从粗放型的污染企业到高科技的环保标兵……湖北正深入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环境“含绿量”和发展“含金量”协同并进。

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访荆州、宜昌,实地见证了湖北推进长江大保护的速度与力度。

绿色治理,修复自然之美


(资料图片)

崇湖湿地的水鸟(曾波 摄)。

走进荆州公安县的崇湖国家湿地公园,只见草木茂盛、清波荡漾。无需望远镜,只要用肉眼稍加观察,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鸟类自在栖居的身影。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臭水塘”。

据巡湖人屈长辉介绍,当时很多养殖户向水中大量投放饲料、肥料,再加上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导致崇湖的水质变得很差,有些地方隔着几十米都能闻到臭气。

为了不让环境继续恶化,当地开始做出改变。2008年,渔场出台规定,只能“人放天养”:可以投鱼苗,但不能投放饲料和肥料。2014年,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正式启动,湖区开始“退渔还湿”。2016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让崇湖生态恢复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如今,崇湖生态明显好转,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四类,水生植物从353种增加到430种,鸟类动物从131种增加至158种。

环境好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崇湖,感受自然之美,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绿色转型,催生发展动能

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沿岸封堵的排污口(裴苒迪 摄)。

走进宜昌东南部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细心的人会在江边发现一块圆形的地标,上面镌刻着“2018.4.24”这样一串数字。从那天起,一场重大的转型开始了。

拆除沿江化工生产装置32套,总资产价值近14亿元;封堵排污口,投资12亿元建污水处理装置;总投入近60亿元,全面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五年来,老牌化工企业兴发集团全面推动“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总经理助理陈晓清表示,绿色转型催生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目前,集团开发的高科技化工产品每克价格可达5000元,实现了产品从论吨卖到论公斤卖再到论克卖,“刚开始践行大保护的时候真的是很痛苦,但现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环保能力。”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兴发集团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契合点,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

兴发集团生产的化工产品(裴苒迪 摄)。

窥一斑而知全豹。荆州崇湖湿地和宜昌兴发集团的蝶变故事,展现了湖北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湖北的未来环境“含绿量”更高,产业“含金量”更足!(裴苒迪 郭雪岩 强郁文)

标签:

儿童被困家中 信阳消防火速救援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 精心推荐